性教育夏令营
一、项目介绍
1、安徽地处中部,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有限,乡村儿童普遍事业狭窄,眼界有限,素质教育课程欠缺。另一方面,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相对落后,大多数关注乡村儿童的NGO还停留在一对一助学的基础上,捐款捐物,甚少关注乡村儿童的身心发展;而青年大学生们也缺少足够接触和了解公益的渠道。
2、太阳伞从2009年就开始开展乡村学校短期支教项目,到现在已经有5个年头。积累了比较多的短期支教的经验。在短期支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短期支教虽然不能对改变当地的教育现状起到更多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拓乡村儿童的视野和眼界;与此同时,青年大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重新接触了解乡村,了解公益,并在支教过程中获得了更多个人成长。我们发现短期支教在目前来说是一个可以很好联结乡村儿童和青年大学生的桥梁。
3、太阳伞作为安徽本土关注乡村儿童教育的NGO,2014年意欲重点发展认知乡土课程、阅读课程、性安全教育课程,也可以借用短期支教的平台进行课程试验。
4、太阳伞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的支持,和益微青年公益发展中心也建立了比较好的合作关系。这为短期支教平台的打造提供了条件。加上太阳伞发起人也在当地做支持性机构,和各地县市地区的NGO建立了比较好的互动联结,有一定的资源调动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在2014年初尝试乃至中部地区的短期支教平台的打造。意欲通过短期支教,一方面开拓乡村儿童的事业和眼界,进行素质拓展;一方面支持到青年大学生成长,从而推动搭建中国中部地区的短期支教平台。
二、项目目标
1、在增强乡土认同的基础上,开拓乡村儿童视野,学会自我保护。
2、促进大学生一定程度的成长:加强团队沟通与合作,提升个人沟通力和领导力;加强青年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意识、促进独立思考。
3、打造中国安徽或者中部地区的短期支教平台。
一、项目介绍:
安徽太阳伞儿童慈善救助中心是一家2011年在安徽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公益慈善组织。最早于2006年以网络形式发起,关注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2007年开创了一对一助学项目,2009年开始探索并实施乡村学校支教项目,并获得安徽团省委和市文明办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表彰,2013年创立了安徽省儿童性安全教育项目,获得相关政府部门、基金会的关注。可以看得出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也从初级的钱物捐助、慈善救助慢慢过渡到对乡村和困难儿童身心发展的关注。
其中的一对一助学项目,是我们的核心项目之一,2007、2008年就资助了接近200名孩子,但是多停留在物质上的支持,从2009年起,我们尝试探索更有效支持这些乡村儿童的策略和方式,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10年-2013年,我们对安徽省的助学机构、甚至省外的一些助学机构进行了调研和互访交流,发现大家有相同的困惑和需求,于是也在想如何共同合作,一起更好的支持乡村儿童的身心发展。
一对一助学项目除了应对安徽本土的贫困儿童需求外,也主要是延续往年已资助贫困生的持续资助;与此同时,让社会志愿者有了解乡村和贫困儿童的机会,学习基本的调研方法,从中促进社会志愿者的成长,建立志愿者、资助人与贫困儿童的联结;为团队持续发展遴选核心的志愿者或者全、兼职人员,并发展长期的资助人。
二、助学流程:
1.助学志愿者培训
针对助学志愿者展开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志愿服务意识,促其掌握基本的助学调查方法。并从中遴选核心的志愿者和发展长期的资助人。
2.开展助学实地调查/回访活动
组织开展助学实地调查和贫困生回访活动,了解贫困儿童真实的家庭情况、经济生活和个体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方案,建立志愿者与贫困儿童的联结,促进共同成长。
走访活动分组进行,每组至少3人,分别负责记录、拍照、勘察等。
3.助学项目传播、招募资助人
确定好需要帮扶的贫困生之后,整理资料,发布信息,招募资助人。贫困学生倾向于初高中学生、特困或者残疾家庭。
4.志愿者、资助人交流会
在每次资助完成后,开展一次志愿者、资助人交流会。大家共同交流心得、经验,促进伙伴之间的联结,共同总结助学项目的得与失。
三、项目发展方向
2014年,我们首先和一个助学机构根与翼学生服务中心达成了初步意向,在他们开展助学项目的地方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进行合作。希望在合作中,可以共同针对乡村儿童身心发展中出现的困境进行扶助和支持。
一、项目介绍
基于我们对安徽省儿童性安全教育的基本情况了解:1、部分老师和家长自身观念保守,对儿童性教育讳莫如深,也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合肥市包河区试点学校也出现类似情况。2、儿童的性安全教育的困境:当地学校缺乏专业的性教育老师及科学的性教育读物,传统性教育课程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由祖辈陪读的学生,家庭监管缺位导致留守女童成为被性侵的对象。
综上所述,儿童性安全教育急需提上日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需要普及、儿童自我保护防范意识有待增强、健康成长所需要的环境需要得到改善。家庭、社区、学校作为性教育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场所,家长、教师和社工肩负着性教育的使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科学严谨的性教育。
我们在2013年和广东爱成长综合性教育课题项目组、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过此类项目,上述两家公益机构已有相关培训和较为成熟的性教育教程方案。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在安徽本土社区进一步进行实践,开发本土性教育读本和开展性教育课程。
所以本项目主要针对学校性教育老师、性教育读本的缺乏和儿童自我性安全保护意识的淡薄这两个问题入手:针对性教育老师、性教育读本缺乏的问题,开展核心授课老师的培训,每周在学校开设一节性教育课,同时在金寨南路社区服务中心开展周末性教育课堂,并开发出一套适合本土的性教育读本,提升儿童性安全教育的质量;针对儿童性教育保护意识的淡薄的问题,开展性教育安全课,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让儿童加深自我保护意识,可邀请家长或者志愿者共同参与。
二、项目主要内容
1、开发一套适合安徽乡土的性教育课程体系和方案,培育10名可以开展性安全教育课堂的讲师。
(1)种子老师的招募、培训:
首先进行比较详细的调研,形成一份调研报告。
其次是聘请专业老师对志愿者(包括老师、家长、NGO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为期10天的专业培训和实践操作让至少10名核心教师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并能处理实际问题。
培训课程共有三部分设计:理论基础学习+实践课时学习+经验分享课程。学员完成全部理论基础学习后,会在专业老师的督导下进行开展实践课,实践课在社区儿童中间小范围进行,最后进行经验分享,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课程方案。
(2)儿童性安全教育保护图文手册:
从培训学员中组建一支至少由5人组成的教案开发组,分别负责教案、图文编辑、传播等。在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广东爱成长综合性教育项目组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图文设计和编辑。内容涵盖性知识教育和性安全教育。要生动、活波,便于儿童记忆和理解。
图文手册预计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
(3)儿童性安全教育教案:
在培训学员中,至少有10名学员需要掌握基本的课程方法,并能独立处理实际问题,其中5人组成教案开发组,经过培训+实践课+经验分享课后,在具体开展课程和服务的过程中,每个月进行一次教研交流会。课程先以广东爱成长综合性教育项目组课程为基础进行实践,然后在实践中进行修正和补充。在2015年6月最终形成一套适合安徽本土的儿童性安全教育课程方案。此教案由太阳伞和广东爱成长共同开发。
2、试点社区/学校9-12岁的孩子普遍提升性教育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1)、儿童性安全教育课堂。每周每班开设一节,形式不拘,可以以课堂授课方式,也可以游戏参与互动的方式。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安排。
(2)、社区周末沙龙课堂。周末沙龙课堂分为三个部分,学生课堂、教师课堂、家长课堂。每个月开展四次,面向社区开展,在金寨南路社区服务中心进行。